【題目】
談談你對“蘑菇效應”的看法和認識。
【參考答案】
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,得不到陽光,也沒有肥料,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會開始被人關注,可此時它自己已經能夠接受陽光了。人們將這種現(xiàn)象稱之為“蘑菇效應”。一般而言“磨菇經歷”是一件好事,它是人才蛻殼羽化前的一種磨煉,對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養(yǎng)有促進作用。但“蘑菇經歷”有著先天的不足:一是太慢,恐怕還沒等它長高長大,瘋長的野草就已經把它蓋住了,使它沒有成長的機會;二是缺乏主動性,有些本來基因較好的蘑菇,一鉆出土就碰上了石頭,因為得不到外界的幫助,自己又缺乏主動性,結果終不得長成。
“蘑菇效應”形象地詮釋了多數(shù)人的工作經歷: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總是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,而且得不到重視。當他默默無聞地工作一段時間后,如果成績突出,就逐漸被人關注并得到重用;如果工作成績不突出,就逐漸被邊緣化,甚至被人遺忘。
我們要從“蘑菇效應”中看到挫折的重要性。對于剛步人社會的我們來說,會面對很多挫折和挑戰(zhàn),這時候,自我成長很重要,需要在工作中不斷自我打磨,堅強的意志是以后面對問題時不可缺少的精神財富。但是,我們也要看到“蘑菇效應”中應該被改進的部分。人不是蘑菇,人可以化外界的危機為前進的動力,化被動為主動。在工作中,遇到困難挫折時要及時向書本、向有經驗的前輩們請教,學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巧學活用,不斷進步。
更多面試指導可點擊2016年山東公務員考試面試學習視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