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生張競2009年參加陜西省公務員考試,以總成績第一被錄取。然而,當她去單位報到時,卻被告知因另一考生張洋之父——西安某區(qū)建設局副局長的舉報而“暫緩接收”,而這一緩就是8個月。日前,這起廣受關注的“招考風波”終于在法院宣判之后塵埃落定,西安城改辦被認定故意行政不作為,張競終于可以正式上班了。
近些年來,在各地公務員招考中,各種風波時有耳聞:有事先安排實習,招考時因人設崗的;有考試泄題,內定錄取的;有面試放水,左右成績的;甚至出現(xiàn)過總成績排名中前幾名被當?shù)亍邦I導”子女所壟斷的現(xiàn)象。張競被卷入的這場風波,畢竟還有陜西省、西安市兩級公務員局為其主持公道,有法院的公正裁判為其伸張正義,還有敢說真話的媒體為其正本清源,比起那些在權力的潛規(guī)則下發(fā)不出聲音的考生,無疑要幸運得多。
然而,這起事件給公務員招考錄取程序的公信力敲響了警鐘。公務員考試的初衷就是以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則擇優(yōu)選拔人才。它打破了傳統(tǒng)社會中權力分配的世襲、壟斷和近親繁殖,使得優(yōu)秀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,為國家治理輸入新鮮的血液。在這個意義上,它賦予所有考生平等的機會,給張競這樣的平民子女一種“向上”的可能性。
“張競們”的父母不是當?shù)夭块T的領導,不存在事先就安排子女到用人單位當差的便利,也不可能對用人單位施加壓力。在這場“招考風波”里,專業(yè)是否符合,其實是一個不難判斷的問題,公務員局也有明確的結論,但用人單位卻可以長時間地故意“行政不作為”,我們不禁要問,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?權力和權利又該如何各得其所?
一般說來,權力代表的是對社會資源的掌控,代表的是一種優(yōu)越性的支配地位。世襲社會中,權力掌握者總是希望自己的后代也擁有自己享有的權力并為之創(chuàng)造條件,“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兒子會打洞”,說的不僅是一種遺傳學上的規(guī)律,其實更是一種不同階層的成功學定律。世襲制廢除之后,人們可以通過考試這樣的公平選拔機制進入公務員系統(tǒng),但少數(shù)有權者利用權力去為繼受權力鋪平道路的沖動依然存在,這也是為何個別干部子女的目標較為容易實現(xiàn)的原因?!皬埜倐儭钡娜松瘘c本來就與“張洋們”不平等了,如果在這個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上再次不平等,那么公務員考試的公信力、整個社會的活力都將受損。
值得欣慰的是,陜西有關部門在這次“招考風波”中秉持正義,還給了張競一個公道。而通過個案,我們更應該認識到,公平、公正地選拔人才是公權力獲得公信力的立足點,程序的公正應當成為公務員招錄中“看得見的正義”,時刻警惕公權力被利用成反復演繹“龍生龍”故事的推手。
